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寓意(李商隐诗中的雨,点点滴滴都是思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5 08:06:13    

雨,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诗词里一种重要的抒情意象。它承载着诗人的悲欢离合,也寄托着诗人的喜怒哀乐。“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几许风雨,几许愁肠,激荡了多少岁月,又牵动了多少心弦。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夜雨寄北》,来一同探寻“雨”这一意象背后的具体情思。从写作背景来看,《夜雨寄北》是身在巴蜀的李商隐,回寄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王氏的一封书信。虽仅有四句二十八字,却道尽了李商隐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以及客居他乡的羁旅情怀。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的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既是李商隐妻子王氏的来信内容,也是李商隐自己的回信内容。意思是说,来信中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去,我的回答是现在还没有办法确定具体的时间。这一问一答,看似简单,实则极富表现力,它将李商隐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交通和通讯的极不发达,加上一入宦海身不由己,李商隐事实上与其妻子已经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了。因此,在诗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李商隐便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心中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这巴山淅淅沥沥的夜雨,不仅涨满了秋天的河池,也阻隔了李商隐回去的路。

诗的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时候我回去了,我们一定要在西窗下,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细细和你诉说巴山的绵绵夜雨。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巴山夜雨”,前后所蕴含着的情思却是不一样的。概括来说,前者是苦,后者是喜。

苦的是李商隐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苦的是李商隐心中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喜的则是共剪西窗烛的团聚之乐,喜的是巴山夜雨终有人诉说之乐。众所周知,“诗贵含蓄忌直白”。李商隐这首《夜雨寄北》便是其中典范,语短情长,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纵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不难发现它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华美辞藻、精巧

用典,而是质朴、自然,但相同的是均达到了“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效果。而作为抒情意象主体的“雨”来看,可谓点点滴滴都是思念,感人至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