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1:00:00
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4月14日,大模型公司智谱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此前公司已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辅导协议。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智谱的本次辅导计划时长为7个月。2025年4月主要开展摸底调查、制定方案等辅导前期准备工作;2025年5月-7月为正式辅导期的第一阶段,主要开展集中培训、持续尽调并规范整改等工作;2025年8月-10月,完成辅导计划,进行考核评估,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工作等。
作为“AI六小虎”中第一家启动上市流程的公司,智谱此前的密集融资动作已经引起关注,其中不乏国资入场。仅仅在3月份,智谱就完成三笔融资,分别是:3月3日,杭州城投产业基金、上城资本等超10亿元的投资;3月13日,珠海华发集团5亿元的投资;3月19日,成都高新区3亿元的投资。
目前,智谱的投资方汇集了中科创星、君联资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招商局创投等知名VC,美团、蚂蚁、阿里巴巴、腾讯、小米、金山、BOSS直聘、好未来、华策影视等战略投资方,以及北京、杭州、成都等地方国资。
随着智谱正式启动上市流程,“AI六小虎”的实力分化也在进一步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智谱近期引入国资的动作,并非单纯融资行为,而是普遍附加了与当地政府的项目合作。例如,成都高新区宣布 3 亿元战略投资的同时,还宣布双方将携手打造四川省基座大模型 “智谱诸葛大模型”,同步建设大模型训练中心、研发中心及西部赋能平台三位一体的 AI 基础设施,计划 5 年内赋能超 1000 家企业 “AI+” 转型,并孵化 20 家以上生态企业。
由于项目细节并未公布,智谱在后续项目落地中的合同收益情况尚不得而知。
在当下的国内市场,大模型C端变现路径尚不清晰,因此B端市场的开拓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前,“AI六小虎”中的百川智能已经宣布专注于医疗垂类模型,而月之暗面旗下的Kimi在豆包、元宝等冲击下,C端前景遭到不少质疑。
智谱能够拿下大量政府合作项目,对产品变现自然会带来利好,但特殊的股权融资方式,会对未来营收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而政府项目的回款周期也会给公司带来一定风险。
另一方面,愈发激烈的大模型能力竞争也会给“AI六小虎”们带来更大压力。近日,昆仑万维旗下的天工大模型以32B的参数量,就实现接近DeepSeek R1的水平,并且将训练代码和数据集全部开源,进一步打破大模型技术壁垒。
4月15日,智谱宣布将开源32B/9B系列GLM模型,涵盖基座、推理、沉思模型,均遵循MIT许可协议。
同时,智谱启用了全新域名 Z.ai,后续将作为公司最新模型的交互体验入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