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韵达快递被国家邮政局立案调查,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9:37:00    

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消息称,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对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负有未按规定实行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南都记者就此咨询韵达方面,目前暂无回应。

快递已经被不法分子作为刷单诈骗的一种引流手段。此前,南都记者曾报道有关诈骗分子冒充购物平台向用户寄快递的事件(详见此前报道《不明快递暗藏骗局》)。有网友称家中收到一个奇怪的包裹快递,内有“蛇年上淘宝 豪礼来相送”礼品卡,称扫描二维码可免费赢取扫拖机器人等礼物。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也称自己曾收到不明快递,附有“扫码有礼”礼品卡,套路基本一致,即以知名平台、品牌的名义诱导用户扫码。用户一旦扫码,便进入了不法分子设置好的刷单陷阱,最终产生资金损失。

消费者收到的不明快递宣传页。

对此,各地网警近期已陆续发布相关提醒。例如,山东网警发文称:内含“年终享豪礼”礼品卡的陌生快递,目的是吸引用户扫码添加“客服”入群。“客服”会让用户通过完成指定任务来兑奖,如下载特定软件、或是点击特定网址链接,或称需要用户先垫付一些小钱才能拿到奖品。不过,等用户完成所谓的“任务”后,对方会先发送小额红包骗取信任,再诱导用户投入更大金额,参与“更赚钱”的任务。随后,对方不再返还用户投入的钱,甚至继续骗用户投入更多钱。

据悉,近年来,这种利用快递邮寄中奖卡片的诈骗手法屡见不鲜,让不少人上当受骗。根据各地网友分享的案例,此类事件涉及包括韵达、中通、极兔、邮政、顺丰等几乎所有主流快递品牌。这些诈骗事件频发与用户信息泄露有关。那么,不法分子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到用户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

南都记者注意到,2023年5月,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检察院发布信息显示,仅14天,快递小哥张某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出售9000多条公民个人信息,并由此牟利5000多元。据了解,他与站点有系统查询权限的副站长王某合作,以六毛钱一条的价格出售客户姓名、手机号和收件地址。检察院对张某、王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做出判决。

此外,在警方披露的一些类似案例背后,有境外诈骗团伙通过勾结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向后者收购大批量快递单号,再另外雇人打包发货,使得包含诈骗信息的彩页每天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在全国各地,帮助诈骗团伙发快递引流的犯罪团伙还有很多。警方提升,消费者见到这种不明快递,一定不要扫中奖的二维码,不下载刷单的APP,也不要随意给陌生人转账。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强打击之外,快递行业也要加强内部管理。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