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合规设摊将更包容,打造“光影+”消费新场景,上海发新政激发城市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9:36:00    

支持有序发展市集、户外餐饮、夜间经济等业态,鼓励公园绿地开展多元化经营活动,为首发经济、消费节庆、体育赛事等提供多渠道临时广告宣传,打造“光影+”消费场景并形成“票根经济”新模式……

今天,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上海绿化市容行业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15条工作举措。新民晚报记者注意到,新政尤为关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多渠道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上海正制订优化设摊治理新方案,将对守法合规的设摊经营更包容鼓励。

正制订优化设摊治理新方案

如何发挥绿化市容行业在优环境、促投资、扩消费、稳增长中的独特作用?对此,《措施》给出了答案。

新民晚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措施》涉及的四方面内容包括:创新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创新绿化资源统筹平衡方式,优化林地占用许可办理方式,确保重大工程土方消纳需求;积极创造优美市容环境。打造整洁、有序、优美的市容环境,打造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推动“公园+”“花展+”,充分用好户外广告资源,深入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积极打造“光影+”消费场景,不断优化设摊治理新模式;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智慧好办”服务效能,不断营造宽松良性市场环境,着力维护行业企业公平竞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优化涉企行政检查。

其中,针对市民关心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措施》中明确了详细举措。比如,夜市、外摆位、市集等,是城市烟火气的象征,也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场景。新民晚报记者获悉,《措施》明确将优化设摊治理新模式,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支持有序发展市集活动、户外餐饮、夜间经济等业态,“有序拓展一批外摆位,打造一批特色集市夜市,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和经营主体负担,激活城市烟火气。”

市绿化市容局市容管理处处长张浩透露,近期已结合行业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此次方案与以往相比,将对守法合规的设摊经营活动更加包容和鼓励。

新政将明确,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新增开放区域,对商业配套服务不足或市民确有需求的区域,可增设一批设摊点位。在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水岸夜生活体验区等条件具备的街区,可拓展或优化设摊开放区域,以此助力“首发上海系列活动”“五五购物节”等重要促消费活动。

新政还鼓励将“设摊”与文旅发展融合,突出上海城市特色。比如,支持“一江一河”沿线、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周边等符合条件的区域发展“文旅特色集市”、后备箱市集、花卉市集、嘉年华、特色夜市等,塑造融合美育、艺术、音乐、绿色等元素的多维空间。

当然,烟火气与市容秩序之间仍需平衡好。张浩表示,管理部门将进一步用好数字“绣花针”,鼓励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开发简单易行的线上线下应用场景,让设摊和集市更加便民利民,打造符合上海特色的设摊管理新模式。

靓丽夜景打造“光影+”消费场景

上海的户外广告,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规范和管理模式。如何通过靓丽的“城市天际线”提高城市品质,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对此,《措施》明确将为首发经济、消费节庆、体育赛事等提供多渠道的临时广告宣传,并鼓励在重要商圈设置一批新型户外广告,从而打造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

“在确保城市安全的情况下,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制作等方面突破现行技术规范,力争使新型广告成为上海的新标杆。”市绿化市容局景观管理处副处长乐嘉骅介绍,目前本市已论证了17个新户外广告方案,其中徐汇西岸龙腾路隧道口的“显示屏+立体装置”户外广告为全国首创,徐家汇美罗城则拥有更新升级过三次、清晰度达4K以上的圆球形高清屏,3600平方米的面积在全国范围为最大。

去年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获得市民无数“点赞”。新民晚报记者获悉,今年的上海国际光影节将初步定于9月中下旬开启,为期一个月。本市将继续打造“光影+”消费场景,牵引文旅商体展一体拉动消费提升。比如,设置“光影市集”,推出光影快闪店,推动光影活动IP覆盖徐家汇等30个以上商圈。

同时,本市将支持市场主体开发光影节“门票+”主题产品,形成“票根经济”新模式。乐嘉骅举例称,光影节组委会可以与商圈、商户、体育赛事、文艺赛事联动,用对方票根来获取光影节免费预约的便利,用光影节票根去这些场地可优惠消费或享受实质性便利,通过“双向奔赴”促进“夜经济”发展。

鼓励公园开展多元化经营

此外,《措施》明确将积极推动“公园+”“花展+”。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开展多元化经营活动。支持世博文化公园大型室外演艺空间建设。积极推动花展活动与文旅商体联动,打造花展新场景。

同时,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在目前已建成193个开放休闲林地的基础上,再建设60个开放休闲林地(休闲森林公园)。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世界级生态岛、浦东新区等区域开展林改试点,引入文化体育、农事体验、自然教育等多元功能,打造“森林+文旅”“森林+产研”“森林+纪念”等消费新场景。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深化公园城市建设”已被列入市绿化市容局牵头的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今年本市将新增公园120座,新建绿地1000公顷,新增森林3万亩,新建绿道130公里,新建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推动4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对社会开放共享。同时,今年也是上海“千园之城”建设的收官之年,至今年年底,本市公园总数将超过1000座。

此外,市绿化市容局今年将围绕市委市政府10项相关重点工作、局党组15项重要工作、绿化市容行业10项民生实事项目“三张清单”,强化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绿化市容行业为基层减负“三项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