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改造”托起“大幸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9:46:00    

“小改造”托起了残疾人的“大幸福”。“十四五”以来,西宁市残联累计投入资金744万元,对1240户有需求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有效改善了这些家庭的生活条件,让残疾人实现了居家生活的“无障碍”。

家住城中区的64岁重度多重残疾人徐青,独自一人生活,身体虚弱,需要长期服药,肢体不便导致起床行动困难。家中厨房设施简陋,卫生间地面不防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根据徐青的身高和使用习惯,安装了高度合适的橱柜及洗菜池套装,卧室配备了多功能护理床,卫生间铺设了防滑地垫,极大地减轻了他的生活负担。

肢体一级残疾人李桂清长期卧病在床,丈夫为了照顾她只能在附近打零工。残联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时,工作人员结合她家的实际困难,征求她和丈夫的意见后,安装了智能电动窗帘、智能抽油烟机、智能双头电灶和热水器,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李桂清满怀感激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这些改造让我的生活方便多了。”

湟中区拦隆口镇的视力一级残疾人武建仓,因房屋门口台子修建太高且无安全防护栏,多次从台沿跌落,导致心理恐惧,长期不敢出门。残联为他家在房屋门口安装了安全防护栏、感应门铃,加装了楼梯扶手,解决了他出行的难题,他的心情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近年来,西宁市残联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强化责任担当,按照“精准化、精细化、个性化”原则,制定并下发《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造对象、标准和改造目录,确保工作流程科学规范。

项目前期,市残联会同县区、乡镇残联深入开展入户调查摸底工作,走进每一户改造残疾人家中,详细了解房屋改造条件、生活起居、出行方便程度和改造需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需服务,认真制定无障碍改造设计方案,并征得残疾人同意,最大程度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在施工过程中,市、县区残联加大监管力度,对改造家庭进行全覆盖督查。工作人员每到一户残疾人家中,都会仔细检查无障碍设施、设备的质量,现场听取改造对象的意见,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改造质量达标,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西宁市残联的这些努力,让更多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在“无障碍”的环境中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