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4年湖北机采棉收获面积首超1万亩,在长江流域推广还要过几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09:00:0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莉霖

4月25日,2025长江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暨风险管理交流会在汉举行,对话嘉宾共同探讨“新格局下棉花纺织企业转型发展”议题。

“长江流域推广机采棉,还有哪些瓶颈待解决?”圆桌交流环节,湖北省棉花协会秘书长鄢莉向嘉宾发问。

推广机采棉需要企业带头

“机采棉是长江流域的必然趋势。”江西省江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介绍,该公司2023年仅有100亩示范种植,在2024年通过“企业+村集体”的整村托管方式猛增3800亩。在2024年前涝后旱的不利天气因素影响下,产量也比周边田块高。而且,布设了滴灌设施的100亩企业示范田,其平均亩产比农户3800亩的最高亩产还多出50公斤。

“今年我们自有种植规模将达500亩,争取亩产突破200公斤,辐射带动3个县6000亩。”杨军分析,传统植棉高产可达300公斤/亩,机采棉的亩产并不占优势,所以很多老百姓不接受。他强调:“必须要有一片示范基地,让农民看到能赚钱。”

“湖北的棉花很适合做非织造布,1万亩也就900吨皮棉,完全不够用。”作为用棉大户,稳健医疗集团研发副总裁纪华表示,2024年订单种植5000亩,今年计划增加到1万亩。企业还将示范种植,在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农场,拿下适合机械采收的1000亩连片大田。“希望有好的收成,让新洲区、黄冈、孝感、汉川等地区都看到机采棉的经济效益。”

“银丰今年计划种植6000亩。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全省种植有望带动到2万亩。”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爽介绍,2022年以来,银丰的试验示范基地面积从200亩、2000亩、4000亩连年增长,成功探索了以机代人,2024年实现亩均降低人工4个、增产400元的效果。

要突破“纯机采”亩产200公斤

“2024年,银丰自种4000亩。湖北实现全省机采棉的收获面积首次超过1万亩。”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爽介绍,2024年湖北省的机采棉推广实现了几个突破:在荆门屈家岭集中连片种植的单个田块面积超过2000亩,已接近在新疆植棉的壮观场面;多方引进采棉机,全省可服务的采棉机达到7台,让万亩棉田真实机械采收;银丰集团通过与采棉机厂家合作研发,让采净率从2023年的近60%提高到90%以上,从技术上证明了机采在长江流域完全可行。

“纯机械采摘,长江流域只要能达到亩产200公斤,就成了。”刘爽表示,完全依靠机器,不加任何人工采摘辅助,只要每亩单产达到预期,最终收益就能让农民有种植的积极性。

对比新疆,长江流域的机采植棉优势,他算了一笔账:机采棉仅100至105天的生育期,地膜和农药化肥的亩均投入大幅下降;生育期短,田块一年可以种两季,效益增加;而且,秋季种植与棉花有农时竞争的农作物是玉米和黄豆,这两种在长江流域的品质效益并无优势;目前湖北的地价成本仅为新疆的1/3。“技术一旦成熟,农民会自发种植。在湖北植棉面积恢复到200万亩以上完全没问题。”

“我们已经从近百个品种中,筛选出了3、4个非常适合长江流域高温高湿气候种植的机采棉品种。”刘爽介绍,目前湖北不同区域试种机采棉的亩产已能达到200公斤,最高超过250公斤。

“期待湖北的棉花重新崛起。”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刘昌雄表示,作为本省的用棉企业,对长江流域推广机采棉充满期待。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