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督脉灸,行走在人体的“中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1:00:00    

转自:南京晨报

在背上点把“火”就能治病?日前,南京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中医特色疗法——督灸。有患者在做完督灸后表示,灸完全身热乎乎的,好似武侠剧里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特别舒服。昨天,记者探访了这一藏身基层的中医适宜技术——督脉灸。

督脉灸,后背点“火”来治病

早上8点刚过,淮海路社区医院中医科里,青烟袅袅,艾香阵阵,治疗床全部客满。其中,近一半是来灸疗的。30岁的王女士长期痛经,手脚怕冷,慕名来到中心治疗,第一次尝试灸疗后,她便对此赞不绝口。“艾绒烧的时候有点热乎乎的,感觉一股暖流从背上流到手脚,做完之后微微发汗,怕冷的感觉好多了。”俯卧在治疗床上,王女士脊柱上铺满生姜,生姜上的艾绒缓缓燃烧。连续督灸4次后,王女士怕冷的症状较以前有了好转,目前手脚回暖,症状明显改善。

无独有偶,正在治疗的李先生也是督灸的受益者。40岁的李先生介绍,最近一个月来,他感觉头脑昏昏沉沉的,做事没有精神,嗜睡、乏力,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随后,在同事的推荐下,李先生每周来做一次督脉灸,连续督灸3次,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乏力症状减轻。“以前萎靡不振,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劲,现在感觉人有精神了。”李先生笑着说。

被誉灸中之皇,适合四类人

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叶芯羽解释说,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脉如其名,就如同汪洋大海,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理之处,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

在各种灸中,督脉灸,被誉为灸中之皇。《医学入门·针灸》里有:“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叶芯羽介绍,督脉灸是一种包含火烧技法、艾灸和药物渗透等的治疗方法,以生姜等为介质,加以艾绒长时间灸灼督脉循行的脊柱段,其热可循经走络,温腹暖背,透达四肢百骸,具有益气通督、温补肾阳、逐瘀散寒等作用。

叶医生介绍,督脉灸适合四类人群,具体包括:腰背痛害怕针灸的患者;阳虚怕冷,夜尿频繁;免疫力低下,换季易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反复发作;平常活力不足,易疲劳的亚健康状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督灸时间最好在 9:00—16:00阳气旺盛的时候进行,不宜在晚上治疗,一般在餐后30—60分钟可进行施灸;避免在过劳、过饱、过饥、精神紧张时进行治疗,施灸后不宜做剧烈运动,保持心情平和;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海鲜、肥腻、鱼腥之品,忌冷水洗浴、避风寒。

通讯员 周欣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