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佛山一中科技节,与高校前沿科技来场“超时空对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0:07:00    

春日晴好,4月10日,佛山一中校园“加木之光”科技节让年轻的心紧紧相拥。本场科技节以“科技赋能未来”为主题,佛山一中携手国内20所高校共同打造了一场集展示、体验、交流于一体的科技狂欢。

近年来,佛山一中科学教育取得高质量发展。前不久,学校获评广东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校。为持续推动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佛山一中积极深化产学研融合,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科学教育的核心项目,包括少年科学院、创客中心、校企合作以及双高衔接等。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校友、高校及企业等多方面的优质课程资源,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座和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学习机会,本次“加木之光”科技节就是其中一个范例。

科技节上,高校创新成果以硬核科技诠释未来图景,涵盖了棋类游戏、机器人竞技、无人驾驶以及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

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三子棋机器人”通过Minimax算法与STM32芯片协同作用,在动态博弈中展现出精密决策能力,演绎人机对弈新范式。深圳大学研制的“深度相机与机器狗”系统突破传统机器人运动极限,其灵活避障、精准跳跃的敏捷身姿,预示着特种机器人技术正迈向智能化跃迁。

学生们围观机器狗表演秀。

同学们动手操作多米诺骨牌。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展区化身科技魔幻剧场,特斯拉线圈迸发的闪电艺术、磁悬浮太阳能电机演绎的能量之舞、电磁云装置构建的科幻场景,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触摸未来。而无人驾驶领域同样亮点纷呈,中南大学“智能汽车竞赛”项目以多学科交叉诠释感知决策算法,东南大学的自动驾驶车辆平台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实现高精度导航与数据闭环,共同勾勒出智能驾驶的技术演进路径。

科技上展示的3D打印技术则打开了物质创构新维度,中山大学将电镜下的微观之美转化为可触三维模型,同济大学拓展其在航天医疗、古迹修复等领域的工程应用,学生们在工程师指导下完成校际联创作品,见证增材制造如何重塑产业边界。

在校园内,来自佛山一中的C919模拟飞行体验让学生们多次驻足,参与者须驾驶国产大飞机模拟完成从浦东机场起飞的完整航段,其中包括了168°跑道的惊险起飞、5000英尺定高巡航、多个导航点的精准转向以及复杂的盲降操作。在整个过程中,参与者需要精准控制襟翼形态、速度阈值,并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C919模拟飞行体验展区,同学们模拟真实飞行任务。

该项目不仅充分展示了C919作为“大国重器”所蕴含的强大科技实力,更通过模拟引擎故障等突发场景,对青少年的抗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锤炼。参与者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需要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这不仅考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更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可以说,该项目不仅是一次科技体验之旅,更是一次科技创新后备力量的培育之旅。

科技节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学子们探索科学的热情仍在延续。正如科技节主题所昭示的,当趣味实践与科技创新相遇,未来的种子正在佛山校园沃土中生根发芽。

采写:南方+记者 高雨宁

通讯员 李卓

图片:受访学校供图

【作者】 高雨宁

佛山大课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