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20:58:00
近日,有网友发帖反映,某餐饮店在直播时,拍摄到了顾客用餐的画面。网友觉得不适,表示不想再去该门店用餐。此帖发出后,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表示“很烦这类直播行为”,“想宣传店铺,摄像头对准店铺里的菜就好了”。
网友表示对门店直播顾客用餐的行为感到不适
4月25日,该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门店直播是展示店内实际经营情况,大概是从四月初开始直播,起初是偶尔开播,但在平台活动的鼓励下,最近半个月几乎每天都会直播,直播间会挂团购链接,“效果不错”。
工作人员表示,之前门店没有收到“直播侵犯隐私”的投诉,也确实没有考虑到可能会侵犯隐私,接下来会重视直播问题,改进直播角度。
4月28日上午,记者在该门店直播间看到,直播镜头不再对着顾客,改为拍摄门店员工的工作画面。
近几年,这种擅自利用消费者真实消费场景引流的直播营销事件,并不在少数。
2024年,就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爆料称其在陕西西安一家餐厅用餐时,店方未经消费者同意进行直播导致自己入镜。
当事人小马告诉记者,她是在之后刷到朋友圈有学姐说这家店在直播顾客吃饭,有将近1万人观看,并且直播频率非常高。不仅如此,小马说,直播间里有很多恶意的弹幕攻击,“那些人对着顾客的长相身材、行为举止等评头论足。”
小马称,帖子发出后,她收集了大家的一些证据去私信提醒店家,但是店家不仅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地在直播间里哭诉起来,“店家把镜头转向自己,说我们学生威胁他,不让他播了。” 随后,有学姐把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整理起来,向市场监管局反映了相关情况。小马说,当地市监局在核实情况后,立即介入处理此事,前往该店责令其整改。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反映自己在公共场所都曾遇到“被直播”情景,有人还被弹幕污蔑成“小三”。
对此,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商家在未经(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对真实消费场景进行直播、拍摄,并将顾客作为营销引流的工具,已侵犯了顾客的肖像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直播中的顾客被网友围观,甚至遭受辱骂,其名誉权也受到侵犯。虽然这种侵犯可能不是商家直接造成的,但商家作为直播的发起者,有责任采取措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付建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如无法通过协商、调解或投诉等方式解决纠纷,完全有权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经视直播综合红星新闻、上游新闻、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