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平顶山市:“五方共管”破老旧小区治理困局 “红色物业”书写基层善治新答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1:4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朱焱

近日,平顶山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洪涛带队到平顶山市新华区矿工路街道幸福花苑小区组织开展全市首次“红色物业”观摩交流活动。座谈会上,6家街道、社区及物业企业代表谈经验、谈感悟、谈收获,矿工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潘栋第一个发言介绍经验做法。

治理困境:老旧小区转型期的“三难”困局与信任危机

“三难”叠加矛盾交织。新华区矿工路街道35个老旧小区长期面临物业进入难、收费难、经营难现实困境,物业费收缴率不足30%、年均矛盾纠纷超200起、服务满意度持续低于50%的治理困局。“三供一业”改造后,五方利益主体(业主/业委会/物业/商户/原单位)因设施权属、管理责任等分歧,导致幸福街广场台阶伤人、友谊街楼体墙皮脱落等安全隐患频发,矛盾激化、基础老化、管理弱化三方面问题突出,仅幸福花苑小区就走马灯式换了6家物业公司。

信任裂痕持续扩大。2022年第三方评估显示,辖区居民对物业信任度仅28.7%,70%业主认为“缴费与服务不对等”,62%商户拒绝参与公共设施维护。基础设施老化与管理真空形成恶性循环,折射出传统治理模式在产权多元化时代的失灵。部分业主条件反射式的质疑,本质上是一种“信任透支”的应激反应。

破冰路径:"五维联动"机制重构治理生态

制度创新构建闭环体系。该街道党工委首创“五方共管”模式(业主+社区+老党员+物业+银行),通过“银行代扣+资金公示+业主监督”破解收缴难题、构筑信任基石,建立“红色议事会—调解队—监督组”三级治理架构,推动小区治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感“双向提升”。2025年试点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达92%,矛盾纠纷同比下降76%。

标准化赋能强化过程管控。制定《物业服务标准清单》,将32项基础服务、18项增值服务纳入合同约定。按照《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成立红色物业联席会,搭建红色议事会平台,实行“问卷+座谈+评比”机制,提高物业管理标准化水平,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居民有感有得。2024年以来,收集业主意见建议35条,解决停车、绿化、养老等难题35件;服务达标率从改造前的47%提升至91%。

共驻共建完善基础设施。在幸福花苑小区改造中,8家共建单位协同发力,累计投入超千万元实施民生升级工程:完成丰收园、百花园"双子游园"景观改造,新增智能电动车棚及标准化停车位;全面升级热力管网、燃气系统等市政基础设施;创新打造“三位一体”便民服务体系,建成综合服务中心、文娱活动中心及适老化社区食堂。通过硬件改造与服务升级双轮驱动,显著提升辖区公共设施水平与居民生活品质。

治理启示:党建共同体激活内生动力

组织嵌入重塑治理结构。该街道通过“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将辖区68%老党员纳入调解队伍,推动物业服务企业100%建立党组织,构建“大事共议、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治理新格局。推行“双述双评”动态考核,物业企业、业委会每年双向述职,满意度低于80%启动整改程序。

价值共创培育社区认同。持续开展“最美物业人”评选活动,每季度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打造“红色服务日”“党员责任区”等品牌项目,累计开展家电维修、适老化改造等惠民服务3200余次。据第三方最新调查显示,居民幸福感指数从51.3提升至86.4,社区归属感增幅达62%。

长效发展建立标准体系。实行《服务质量黄红牌管理办法》,对连续两次测评低于80分的物业企业启动退出机制。出台《平顶山市红色物业认定标准》,明确7大类44项服务标准,认定红色物业示范小区、示范社区、示范街道,实现“红色物业”覆盖率100%,形成可复制的基层治理“平顶山模式”。

杨洪涛在座谈会上提出“明确‘三方’责任、落实‘三见’要求、实现‘三好’目标”的十八字工作要求。他要求全市住建系统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四抓四强”专项行动为抓手——抓制度强根基、抓联动强协同、抓服务强效能、抓创新强品牌,锚定“运营好、服务好、反响好”创建目标,以见事见人见效“三见”标准提升服务温度,推动社区、物业企业、行业管理部门三方责任清单化落实,激活基层治理高效能,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物业管理水平整体跃升,协同发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征程未有穷期,奋进永不止步。下一步,平顶山市住建局将持续在“红色物业”创建实践中深耕细作、积极探索。

相关文章